2015-04-15
對象:市民、學生
語言:廣東話
地點:媽閣廟前地,媽閣大戲棚
抽獎:入場聽眾可參加大抽獎,獎品包括T恤、電子產品等。
場次 | 日期 | 時間 | 題目 | 主辦單位 |
---|---|---|---|---|
1 | 17/05/2015 | 18:00-20:00 | 媽祖信俗與媽閣神功戲 | 海事博物館 / 媽閣水陸演戲會 / 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 |
2 | 18/05/2015 | 18:30-20:00 | 戲棚戲與神功戲 | 澳門博物館 |
從藝術作品看媽閣廟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3 | 19/05/2015 | 18:00-19:30 | 澳門「竹」蝠你 | 土地暨自然博物館 |
棚藝技術面面觀 | 澳門科學館 / 呂澤強先生 |
講者:澳門藝術博物館研究組 蔡珮玲女士
媽祖信仰習俗源遠流長,是澳門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的中華民俗活動,媽閣廟便是信眾們祀奉媽祖的明證。原稱媽祖閣,亦叫天后廟。
曾經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的傳教士利瑪竇在一五八二年來到澳門,就曾在其著作《利瑪竇札記》中提過媽閣廟早期的情況,廟內亦發現有相關石刻記載,追溯可見媽閣廟始建於明朝,它既是澳門首座廟宇,也是澳門廟宇之首。並於一九九五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內,在去年,媽祖信俗則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媽閣廟由於歷史悠久,且位於入港口必經之處,故此,數百年來,一直是中西及本澳畫家的描繪對象,無論是古地圖、素描、地誌畫、版畫、水彩畫及油畫。在發明了攝影術之後,更是最早被攝入鏡頭的三個中國場景之一。時至今天,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媒材觀賞到媽閣廟內外的境況;天后誕酬神演戲的景像以及廟宇周圍人們的活動等,上述種種重要的信息都是從這些寫實而優美的作品中傳遞出來。
是次講座將淺談以媽閣廟為題的圖像作品(主要為澳門藝術博物館館藏),如早期中外澳門古地圖的表現形式;十九世紀中葉居澳的英國畫家喬治 • 錢納利(George Chinnery )的素描速寫;佔本澳繪畫主流的水彩畫,加上早期澳門攝影術發展簡述等等。希望透過展示精彩的圖像,歷史人物及背景介紹,讓大家從多角度認識古今中外的藝術家如何通過他們的藝術觸覺來呈現本澳的媽祖信俗以及不同時代的媽閣廟。
奧古士丁 • 博爾傑 (1808-1877)
石版畫
1842年
29 x 41.7 cm
佚名
紙本水彩
十八至十九世紀
66.3 x 147.6 cm
澳門錄得的蝙蝠有12種,分佈於公園和山林,棲息在洞穴、樹木或建築物等。澳門體型最小的蝙蝠,是以竹為家的扁顱蝠,有著獨一無二的扁平顱骨而得名。扁顱加上肋骨異常柔軟,只要頭部可以鑽入的竹縫,就有可能發現牠的蹤跡。目前僅見於石排灣竹叢,但隨著周邊環境改變和發展,其生存亦面臨嚴峻的考驗。以蚊蟲為食,具抑制其族群的功能。澳門生態系統小而脆弱,需要我們攜手保育,澳門才能「蝠」氣長存﹗